黑料正能量 - HL51今日大瓜每日大赛往期内容|黑料社|国产51黑料每日吃瓜|黑瓜网今日大赛

当前位置: 首页 > 吐槽整活 > 正文

吐槽到还是吐槽道618活动大爆冷!“韭菜经济”网友清醒了平台坑不到人了

发布日期:2025-06-25 05:30:51 浏览:25

  一年一度的618购物狂欢节刚刚落下帷幕,但与往年铺天盖地的捷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社交媒体上,大家对618的热情好像并不高涨。

  大家之所以没有了热情,也是因为经历了这么多次618,发现所谓的购物狂欢节,不过就是电商平台割韭菜的“圈套”。

  复杂的优惠规则、先涨后降的价格陷阱、临时变卦的平台政策,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用脚投票,这场被寄予厚望的年度消费盛宴,逐渐演变成一场平台自嗨的独角戏,当套路消费遭遇觉醒的消费者,电商行业不得不思考该何去何从了。

  今年的618大促可谓雷声大雨点小,尽管天猫官方数据显示有453个品牌成交破亿,同比增长24%,苹果、美的、海尔等品牌跻身“10亿俱乐部”,但细究这些光鲜数据背后,却是平台与商家越来越难以掩饰的焦虑。

  与往年相比,今年618的预热期创下历史最长纪录,各大平台从5月中旬就开始造势,促销周期普遍拉长到30-40天,这种超长待机模式非但没有激发消费热情,反而让消费者产生了严重的促销疲劳。

  “我才知道今年618还有第三波。”消费者小胡的吐槽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5月第一波就买完了所有需要的东西,结果发现越到后面越便宜,感觉自己像个冤种。”

  这种被平台“背刺”的感觉在今年618期间尤为普遍,不仅让提前下单的用户感到被坑,更让商家陷入两难,要么自行补差价,要么承受大量差评和退货,平台临时调整规则已成常态,但最终埋单的总是商家和消费者。

  更耐人寻味的是消费者心态的转变,调研显示超八成消费者明确表示“不管什么时候买,我都不想等”,93.1%的人只愿意购买现货商品。

  这直接反映了消费者对平台预售模式的高度不信任,过去熬夜抢定金、苦等半个月发货的日子,正在被新一代消费者彻底抛弃,某知名美妆品牌的电商运营总监坦言:“今年我们完全放弃了预售玩法,因为数据清楚地告诉我们,消费者已经不吃这套了。”

  曾几何时,电商平台深谙韭菜经济学的精髓,通过复杂的满减规则、限时秒杀和社交裂变玩法,不断刺激消费者的冲动购物欲望。

  然而今年618的数据却显示,这套曾经屡试不爽的套路正在失效,星图数据显示,尽管全网交易总额达8556亿元,同比增长15.2%,但这一增长主要来自高客单价品类如家电、3C数码的政策性补贴拉动,而非消费者自发性的热情参与。

  不是买不起,而是怕买亏成为今年消费者的普遍心态,一位资深网购用户分享了他的防坑经验:“6月1日先把必买的数码家电下单,用价保锁定期覆盖整个大促,如果后期降价就申请补差,没降也不吃亏。”

  这种精打细算的购物策略,与平台期望的冲动消费形成了鲜明对比,调研显示,45%的受访者曾因复杂优惠规则心生疲惫,40.2%遭遇过买完就降价的无奈,这些负面体验直接导致了消费者对平台信任度的持续走低。

  价格套路是消费者最为诟病的问题之一,有消费者爆料,他看中的一款电动马桶盖在5月底标价2699元,客服暗示618会有更多优惠。

  结果到了6月,商品页面价格提高了200元,同时平台发放“满2000减200”优惠券,实际支付金额与原价完全一致。

  类似的先涨后降把戏在今年618期间频频上演,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用比价软件武装自己,甚至发展出了反套路购物策略,提前一个月监测心仪商品的价格走势,只在大促期间购买那些真正降价的商品。

  社交裂变玩法的失效同样值得关注,曾经风靡的组队瓜分红包、养猫猫等游戏,今年参与度大幅下降,用户普遍反映,这些活动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邀请好友助力,最终收益却少得可怜。

  面对消费者的觉醒,电商平台的应对显得既焦虑又矛盾,一方面他们不得不顺应民意简化玩法,今年天猫主打立减85折叠加无门槛券,京东推出自动价保、买贵双倍赔等服务,另一方面,对商品交易总额的执着追求又让平台难以彻底放弃那些已经被证明有效的“割韭菜”手段。

  传统综合电商天猫、京东虽然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抖音、快手等内容电商的崛起正在改变游戏规则,星图数据显示,抖音已超越拼多多成为销售额第三的平台,这种“从种草到成交”的闭环模式对年轻消费者尤其具有吸引力。

  面对挑战,传统电商平台不是通过提升用户体验来巩固优势,而是更加疯狂地加码补贴和延长促销周期,今年京东和天猫都在最后阶段追加了超100亿的投入,这种“烧钱”竞赛虽然短期内能拉动成交总额,却无助于解决根本性的信任危机。

  618大促遭遇的信任危机,本质上反映了电商行业从流量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型的阵痛,当韭菜们开始觉醒,平台必须彻底摒弃那些短视的割韭菜”策略,构建基于长期信任的新型消费者关系,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

  价格透明化是重建信任的第一步,消费者已经厌倦了复杂的满减计算和真假难辨的折扣,平台应该推行一口价模式,确保活动期间的价格是真实惠而非数字游戏。

  今年部分平台尝试的官方立减、一件直降等透明化让利模式,虽然还不够完善,但已经显示出正确方向,更进一步的做法是引入第三方价格监测,对先涨后降等行为进行严格管控,让消费者能够放心购物而不必担心被套路。

  尊重契约精神,杜绝随意变更规则,88VIP消费券风波给我们的启示是:平台任何政策的调整都必须考虑对用户承诺的影响,建议电商平台建立“规则变更缓冲期”,任何影响消费者权益的政策调整都应提前公示并给予合理补偿,对于已经达成的交易,平台应当坚守契约精神,而不是用“解释权归平台所有”来搪塞消费者。

  今年的618大促像一个分水岭,标志着中国电商行业必须告别那个依靠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冲动来获取增长的旧时代,当韭菜们集体觉醒,拒绝被割的时候,平台唯有真诚面对消费者,重建破损的信任关系,才能找到新的增长路径。

  这场变革不会一蹴而就,电商平台需要克服短期成交总额压力,真正将用户体验置于中心地位;消费者也需要保持理性,不被表面的折扣所迷惑,用脚投票支持那些诚信经营的平台和商家,只有当信任而非套路成为行业基石,电商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回望这个略显冷清的618,或许我们应该感到欣慰,消费者的觉醒虽然让平台感到阵痛,但却是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未来的电商竞争,将不再是补贴力度和营销噱头的比拼,而是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的较量,这场变革中,那些能够率先转型的平台将赢得下一轮竞争的先机,而那些固守韭菜经济思维的企业,终将被觉醒的消费者所抛弃。

  当每个消费者都成为精明的反套路专家时,韭菜经济的神话也就走到了尽头,这不是电商的冬天,而是行业走向健康发展的春天,在这个意义上,今年618的爆冷或许正是中国电商行业走向成熟的最好见证。

  上观新闻 - 2025-06-17 : “史上最长”618静悄悄,你买了啥?大促模式过时了吗?金台资讯- 2025-06-19:天猫618数据出炉:453个品牌成交破亿 同比增长24%